公告:
安徽池州朱备镇:从穷山沟到网红村,凭什么让全省乡村眼红?
权威解读《长三角好物评定规则与执行标准(2025年)》——打造区域品质标杆,赋能高质量发展
延迟上市却更甜了!浙江74万吨杨梅即将上市,这份"吃货时间表"请收好
20万尾鳜鱼“安家”黄山!“揭榜挂帅”破题,臭鳜鱼之乡终结“无鱼”之痛
浙江衢州龙游县:一片叶子的神奇蜕变,开启共富新篇章
从“千年蟹乡”到“潮玩圣地”:莲花岛如何用一只螃蟹撬动长三角文旅新想象?
阳澄湖畔绘新卷:消泾国际手作村打造农文旅融合新样本!
秸秆变废为宝!衢州这个镇让“生态包袱”变身“绿色财富”
水下淘金!陶辛镇"荷虾共舞"模式如何撬动5000万产业?
浙江富阳区:多措并举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提升服务质量
发表时间: 2021-01-21 09:49:24
作者: 李贝妮 李丽颖
来源: 农民日报
当浙江省三门县海润街道工作人员登门入户调查时,曹善表还一脸发蒙。原来,三门县精准为民服务系统发出医疗预警:曹善表因患恶性肿瘤,持续化疗,近段时间内自费医疗费用近17万元,或有因病致贫风险。在核实其家庭实际情况后,工作人员通过线上救助系统,帮助曹善表申请了临时救助。“真的太感谢了!我还没去申请,你们就找上门了。”曹善表激动地说。
变“政府被动受理”为“系统主动发现”,正是三门县“助共体”改革的最大变化。
长期以来,救助资源分散、主动发现难、精准识别难、长效帮扶难,都是扶贫帮困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。为破解这些难题,2020年以来,三门县积极探索线下以联合帮扶中心为枢纽,线上以精准为民服务系统为支撑的“助共体”改革,建设党建引领下的“县—乡—村”三级互动、线上线下联动、社会组织参与的帮扶体系,实现从贫有所救向弱有所扶、病有所助、危有所防转变。截至目前,已有近8000名困难群众受益于“助共体”改革。
“码上扶”,让救助申请“零次跑”
海游街道居民潘子平因重度残疾想要申请低保。当得知可以通过手机扫码救助时,潘子平家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扫码填写,没想到很快就有工作人员上门核实情况,并将核对结果推送至相关部门审核,9个工作日内,就成功申请到每月810元救助金。
通过大数据赋能,三门县将救助服务向移动端延伸,开发精准为民服务平台,全面推广应用“救助码”,实现救助申请“零次跑”。目前,该服务平台已整合公安、建设、卫健、医保等19个部门36类数据,形成“救助池”,最低生活保障、医疗救助、教育救助、临时救助等救助业务均可“码上办”。
“‘救助码’应用十分简单,困难群众可随时随地扫码,或由他人代办扫码,填写基本信息以及简明帮扶需求,即可递交救助申请。接到申请信息后,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在平台上审核,通过初审的对象将被分派至户籍所在乡镇(街道)进入下一步入户调查。”三门县民政局党组成员韩雄表示,目前已有539名群众通过“救助码”成功申请救助,申办效率大幅提高。
因病致贫、因病返贫是小康路上的最大“拦路虎”。对此,该县精准为民服务平台设置“医疗预警”兜底。对于低保、特困等在册名单内人员医疗支出每年超2万元、在册名单外人员医疗自付支出每年超4万元的主动预警,及时跟进救助措施。
值得一提的是,根据群众多样化诉求,该县还采取“定制化”帮扶,可即时解决帮扶的,马上予以解决;需要乡镇(街道)帮扶的,推送到乡镇(街道)落实帮扶;需要多部门联合深度帮扶的,推送各相关部门落实帮扶;涉及政策外帮扶需求的,推送各社会组织协同参与帮扶。
“一站扶”,实现集成救助全域联办
不少低保户,除享受低保补助外,其子女就学、个人医疗等也能享受国家相应补助,但此前如果要申请,就必须一个个部门跑。如今,在三门县,只需“跑一地”就够了。
2020年8月,三门县成立浙江省首个联合帮扶中心,入驻党群组织、民政、教育、农业农村、残联、慈善等13个部门及三门湾公益谷等多个社会组织,对困难和潜在困难群众需要的低保、大病、教育、住房、就业等“8+X”救助事项,进行集成办理、联合帮扶,变“群众来回跑”为“部门协同办”,真正实现“求助一站式、救助一揽子、受益一家子”。
“为实现救助事项‘全域联办’,全县10个乡镇(街道)均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救助站,275个村设置爱心驿站,形成‘县—乡—村’三级救助帮扶平台,让有需求的群众只跑一地,就能接受救助帮扶服务。”三门县民政局局长缪世钿说。
海游街道居民蒋思泉到该县联合帮扶中心,代亲戚咨询低保对象大学生入学相关补助政策,仅用半小时就完成了民政、教育、慈善等多部门的咨询;浦坝港镇村民戴利剑,在村爱心驿站通过咨询村干部、扫描救助码,就完成救助申请,无须跑部门,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……类似的帮扶每天都在发生,群众满意度达90%以上。
“在‘输血’救助基础上,我们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、介绍就业、金融扶贫、技能培训、产业帮扶等措施,开展公益项目优先聘用制、送‘技’课堂下乡等行动,为救助对象提供‘造血’帮扶。”三门县扶贫开发服务中心负责人郑拥军介绍,2020年以来,共帮助提供就业岗位269个,发放扶贫小额信贷990.8万元,实施“一户一增收”产业项目187个。
“多元扶”,开展人文关怀型综合帮扶
传统救助方式一直以“现金救助”为主,伴随社会发展,三门县意识到,需要将社会救助向生活帮扶、精神慰藉、能力提升、社会融入等人文关怀型综合救助拓展,促进帮扶对象全面发展,因此就需要更专业的社会服务介入。
以三门湾公益谷为纽带,该县联合帮扶中心统筹社区服务中心、社会组织服务中心、社会工作总站、社会企业联络中心等参与各类救助事项,对政策已落实到位或不符合政策规定,但仍需要社会帮扶的弱势群体开展共同帮扶,实现政社联动救助。
目前,已启动失能失智人群居家医疗照护、“困境长者关爱”、认知症服务等项目10余个,培训专职社工426人,促成乡贤、商会等认领困难群众救助项目38个,受益困难群众3500余人。
该县还积极实行结对探访长效互助制度,“全方位”跟踪落实保脱贫,并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暖心互助,健全党员志愿者、社工志愿者队伍,织密覆盖全县的帮扶网络,实现救助队伍网格化,群众求助多元化。
爱有家社工服务中心、臻予社工服务中心为多名留守儿童以“一对一”结对形式,提供心理咨询、教育等全方位帮扶;亭旁红色志愿先锋队常态化开展困难群众探访、帮扶活动;三门县义工连续13年开展义务帮扶活动。
长三角农业网
责任编辑:薛文华
热门文章排行
安徽池州朱备镇:从穷山沟到网红村,凭什么让全省乡村眼红?
权威解读《长三角好物评定规则与执行标准(2025年)》——打造区域品质标杆,赋能高质量发展
延迟上市却更甜了!浙江74万吨杨梅即将上市,这份"吃货时间表"请收好
20万尾鳜鱼“安家”黄山!“揭榜挂帅”破题,臭鳜鱼之乡终结“无鱼”之痛
浙江衢州龙游县:一片叶子的神奇蜕变,开启共富新篇章
从“千年蟹乡”到“潮玩圣地”:莲花岛如何用一只螃蟹撬动长三角文旅新想象?
一曲山歌一壶酒,冯梦龙村如何用文化“烹”出乡村振兴新滋味?
阳澄湖畔绘新卷:消泾国际手作村打造农文旅融合新样本!
秸秆变废为宝!衢州这个镇让“生态包袱”变身“绿色财富”
来莲花岛,做一日‘状元郎’!古宅、荷田、湖鲜宴,这才是江南的诗意栖居
权威解读《长三角好物评定规则与执行标准(2025年)》——打造区域品质标杆,赋能高质量发展
从“千年蟹乡”到“潮玩圣地”:莲花岛如何用一只螃蟹撬动长三角文旅新想象?
水下淘金!陶辛镇"荷虾共舞"模式如何撬动5000万产业?
沪浙苏皖春收密码:谁在承包你的春日餐桌?
长三角好物品牌征集活动开启,探寻区域特色宝藏
长三角好物“最严新标”落地!企业认证需闯“七关”,造假者永久禁入
“明星年货” 车厘子价格暴跌,市场供需博弈下的连锁反应
在这个信息裸露的时代,你的隐私还剩下多少?
探寻2024浙江农博会:一场好吃好看、好玩好逛的农业“嘉年华”
乡村消费:提质扩容,焕发出全新活力
【共享菜园受热捧】年轻人的田园梦,背后的商业经
我们喜爱李子柒,到底爱什么?
【江苏】加快三大产业布局 掘金“银发经济”
【安徽】安徽支农资金绩效评价排名全国第一
“邻礼供销”:城乡融合的温暖桥梁